NEWS

LEADING FUTURE WEALTH

ENTERPRISE NEWS

淘宝网店转让

4个95后卖脐橙屡败屡战

2023-02-12

这段时间,江西省寻乌县95后小伙凌宇南和他的团队越来越忙:他们在当地乡镇聚集了100多名工人,将新鲜的赣南脐橙打包,发往全国各地。

新年将至,春运高峰开启,回家过年的人纷纷踏上征程。赣南脐橙作为年货之一,正从寻乌出发,发往全国各地。凌宇南说:“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大。现在一天的销量在40万左右。有时候一天能送5辆拖车,一车有3万公斤。”

这是凌宇楠和同学兰宁、凌永春、吴这四个95后年轻人,在电商平台上“爬行”销售脐橙的第六个年头。他们走过很多弯路,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,生意蒸蒸日上。2021年,他们在拼多多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。

寻乌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红壤土呈酸性,是“中国脐橙之乡”和“中国脐橙出口基地县”。找10年前的吴,“看山就有结果。”四个年轻人家里也有10亩左右的脐橙果园。

最早有创业想法的是朗宁。高中毕业后,他经常跟着父母在各种水果批发市场卖脐橙。久而久之,他想,为什么不试试搞电商卖脐橙呢?兰宁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,“那时候我20多岁,就想着往前冲,想着怎么赚钱。”于是,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凌永春和凌云安后,三个年轻人一拍即合。

最难的其实是在刚开始注册微店后,他们发现向父母借的2万元启动资金不够批量购买脐橙,于是三个人在自家果园采摘,从父母那里赊账,拉回来包装,用摩托车送货。就这样,在2016年11月到次年3月的脐橙销售旺季,他们卖出了2万多斤,净收入1万多元。

他们也意识到做电商没技术没客户没能力,必须从零开始学。2017年春节刚过,三个人在寻乌成立了公司,注册了自己的商标“橙上良品”。负责公司整体策划的蓝宁做的第一个决定,就是集体去深圳电子商务公司上班,“偷师技”。

这一次,他们对电商销售有了全新的规划:凌宇楠负责网店运营,兰宁负责采购脐橙,凌永春负责仓库管理和发货。除了在微店销售,他们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电商平台——拼多多。凌宇南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,“那时候竞争压力比较小,销量比上年有很大提升。”

“我还是没学够。”虽然脐橙销售迎来转机,但凌宇南和凌永春还是决定再次去深圳。对于凌宇南来说,在深圳的第一年只是客服学习,到了深圳的第二年,他开始深入了解门店运营。这一年,吴三人的初中同学也加入了。这一季,他们卖出了60多万斤脐橙,净利润28万多元。

11月至次年1月是脐橙销售旺季,但公司要长期运营。非脐橙季节卖什么?当凌宇南再战深市时,兰宁和吴开始尝试寻找新品种销售。

他们第一次看中了福建产的柚子,去原产地销售。然而,两个月下来,我不仅没赚到钱,还投入了不少积蓄。兰宁解释“发货不及时,导致店铺被处罚”。

第二次,他们去了广西凭祥,目标是越南大清芒。这一次,他们损失了5万多元。“因为对绿芒不了解,不能很好的控制成熟度,运输后也有问题,让这次尝试损失很大。但这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。大家最后还是决定回脐橙熟悉一下w

2019年前后,中国电商物流蓬勃发展,前置仓模式成为新的探索热点。他们也想努力赶上这股新风。但是提前采购产生了大量库存,水果价格跌得一塌糊涂。

“我没有做风险规划,不了解市场。南宁仓储三个月停,昆明仓储一个月死。只有赣州本地的配送仓库从2020年冬天坚持到现在。”凌宇南说,他们开始意识到,这些“招数”还不如掉下来。“回归最原始最简单的电商模式,保证水果质量,就是最好的宣传。”

他们公司开始正规化:凌宇南负责网店运营维护,吴负责订货采购,凌永春负责厂内发货和与合作企业对接,兰宁负责协调各方面,员工增加到18人。

他们遵循华为的管理模式,公司采用优秀员工持股的合伙人模式,员工积极性更高。兰宁也提出她的脐橙不进公司。凌宇南说:“公司里没有亲戚。我怕因为是亲戚,采购标准会降低,价格也不好谈。”

每到脐橙季节,公司还会招聘当地人帮忙采摘、包装水果,间接带动当地就业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他们还拥有一个分包装工厂,自动分拣不同规格的水果,销售到不同的渠道,最大限度地提高脐橙的销量。

“我们卖脐橙,也要了解脐橙的各个阶段。种植一直是我们年轻人不知道的。”兰宁说,为此,他们开始尝试自己种植。现在团队已经在甘南种植了1000多株脐橙果树,并计划在当地建设百香果果园,进行新的尝试。

但是,“去年有一次霜冻,1000株里面大概有800株被冻死。今年产量只有几千公斤,我们也在慢慢积累经验。”凌宇南说。未来,他们想建立一个智能果园,在每一亩果园上都安装摄像头,实时观察果实。

返回